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细针扣刺预处理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白斑 收藏

细针扣刺预处理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白斑

Microneedle combined with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leukoplakia

作     者:韩莹 赵璞 刘宏伟 HAN Ying;ZHAO Pu;LIU Hongwei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口腔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出 版 物:《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年 卷 期:2025年第57卷第1期

页      面:91-9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临床研究专项(PKUSS-2023CRF304)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临床新技术新疗法项目(PKUSSNCT-21A13) 

主  题:口腔白斑 光动力治疗 细针扣刺预处理 

摘      要:目的:探索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是否能显著提高常规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的效率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临床及病理均诊断为口腔白斑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ALA-PDT治疗,试验组先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再接受常规ALA-PDT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分型,测量病损面积,评价临床疗效,分析单位面积病损治疗时间和治疗次数等,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对两组的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共纳入患者11例,对照组共纳入患者19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病损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5.5%和36.8%,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4.5%和57.9%,无缓解率分别为0%和5%;总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分别为100%和9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31,P=0.456)。试验组和对照组单位面积病损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9.05±5.74)min/cm 2和(21.38±15.44)min/cm 2,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2.36±0.67)次和(3.58±1.57)次,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t=-2.932,P0.05)。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再次证实预处理能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针扣刺预处理并没有增加ALA-PDT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细针扣刺预处理后行常规ALA-PDT对于口腔白斑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约医疗成本。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