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战略腹地的科学内涵与建设路径 收藏

中国战略腹地的科学内涵与建设路径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construction path of China’s strategic hinterland

作     者:安树伟 申秀敏 肖金成 AN Shuwei;SHEN Xiumin;XIAO Jincheng

作者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0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100038 

出 版 物:《中国软科学》 (China Soft Science)

年 卷 期:2024年第12期

页      面:1-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1[军事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102[军事学-战略学] 110201[军事学-军事战略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主  题:战略腹地 产业备份 国家安全 

摘      要:战略腹地具有战略性、安全性、支撑性、集聚性、层次性5个特征,对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战略腹地有广义战略腹地和狭义战略腹地之分。狭义战略腹地又可分为战略腹地核心区和战略腹地拓展区。战略腹地建设,要以关键产业备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资源保障、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重点,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夯实国家安全发展的基础。需要政府部门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谋划,辩证看待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超前开展相关重大问题的研究,为科学决策服务;需要广泛集聚优势资源,为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