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微结构变化及其与视功能的... 收藏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微结构变化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

Characteristics of macular microstructure changes after surgery for high myopia with 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visual function

作     者:杨娜 温晓英 张月玲 Yang Na;Wen Xiaoying;Zhang Yueling

作者机构: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071000 

出 版 物:《国际眼科杂志》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年 卷 期:2025年第25卷第2期

页      面:281-28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医学] 

基  金:保定市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No.2141ZF263) 

主  题: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功能 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 椭圆体带缺损直径 血流密度 

摘      要:目的:观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者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1/2023-10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观察术后1、3、6 mo时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OCT、OCTA指标变化特征,包括黄斑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CBFA)、血流密度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DEZA),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与CBFA、DEZA、血流密度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3、6 mo时患者BCVA分别为1.75±0.79、1.49±0.53、1.08±0.44,各时间点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CBFA与BCVA(LogMAR)呈负相关(P0.05);术后3、6 mo时,高度近视MHRD患者的CBFA、血流密度与BCVA(LogMAR)呈负相关,DEZA与BCVA(LogMAR)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3、6 mo,CBFA、血流密度及DEZA均为BCVA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度近视MHRD患者术后视功能逐渐提升,且与术后CBFA、DEZA、血流密度密切相关,建议术后定期监测OCT、OCTA指标变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