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不同刺激能量设定方案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 收藏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不同刺激能量设定方案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stimulus dosage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episode

作     者:赵昕 王丹 孙倩 金文青 王雯 任艳萍 ZHAO Xin;WANG Dan;SUN Qian;JIN Wenqing;WANG Wen;REN Yanping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北京100088 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69 

出 版 物:《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 Medicine Edi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5卷第6期

页      面:589-595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5[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医学] 

基  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8-3-1171) 

主  题: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刺激能量 抑郁发作 疗效 安全性 

摘      要:目的:比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不同刺激能量设定方案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Ⅳ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给予低刺激能量MECT,对照组给予常规刺激能量MECT。2组MECT治疗次数均为6次,电极放置位置为双侧额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分别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评估时间点为治疗前、治疗3次后和治疗6次后。记录首次MECT治疗时刺激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MECT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56例患者(试验组29例、对照组27例)完成MECT治疗及后续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97%和70.37%,缓解率分别为51.72%和62.96%。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HAMD-17总分均随治疗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P时间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首次MECT刺激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刺激前显著增高(P时间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CB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1例患者出现谵妄;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谵妄、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等MECT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低刺激能量MECT与常规刺激能量MECT治疗抑郁发作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有所减少,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