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农业用水回弹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 收藏

中国农业用水回弹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bound effect of agricultural water use and its impact mechanism in China

作     者:盛洋 徐海量 SHENG Yang;XU Hailiang

作者机构: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出 版 物:《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25年第39卷第2期

页      面:150-16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新疆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1603235)资助 

主  题:农业用水 回弹效应 影响因素 中国 

摘      要:基于直接比较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3-2022年中国农业用水回弹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估和空间解析,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用水回弹效应展现出较大的波动幅度,均值为96.177%,表现为部分回弹效应,表明农业用水效率提高引起的农业用水需求量减少,因农业用水回弹效应带来的农业用水消耗量增加被部分抵消。2)中国农业用水回弹效应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性,空间演化态势呈现由南强北弱到西强东弱的过程。农业用水回弹效应的变化幅度北方大于南方,正向增长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地区,其他区域基本呈现负向变化。3)中国农业用水回弹效应的空间重心整体向北方移动。农业用水回弹效应极化趋势明显,各省份的差距存在差异性减小,收敛性增强的演化过程,并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均衡性特征。4)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居民收入、农业生产规模、气温对中国农业用水回弹效应产生积极影响,降水为负向作用,且部分因素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未来,在推动农业灌溉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注重经济手段,制定并实施一系列补充性政策,有效降低农业用水回弹效应,促进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