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肿瘤淋巴结结外侵犯组织学诊断及临床应用进展 收藏

肿瘤淋巴结结外侵犯组织学诊断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     者:蒋英杰 刘湘林 丁丹 叶超 白辰光 

作者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上海200433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乳外科上海200433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上海200433 

出 版 物:《临床军医杂志》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年 卷 期:2025年第53卷第1期

页      面:95-98页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4[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医学] 

基  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创新研究专项(21Y11912900) 

主  题:结外侵犯 组织学诊断 肿瘤预后 肿瘤微环境 

摘      要:肿瘤淋巴结结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是指转移到淋巴结的肿瘤组织侵出淋巴结被膜,进入结外软组织的现象。有研究发现,在头颈部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及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中,ENE是重要的预后不良因素[1-5]。1930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Willis首次描述了头颈部区ENE,后续研究进一步揭示了ENE的重要性,尤其与患者较低的存活率显著相关[3,6]。目前,ENE被认为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最有力的预后指标之一[7-9],并作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不相关性口咽部癌肿瘤N分期的重要特征写进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癌症分期手册[10]。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