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新疆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出 版 物:《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35卷第1期
页 面:30-39,1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产品多元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AZD1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JD710009) 新疆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培育项目“新疆城乡社区突发风险治理创新与社区韧性建构及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3CPY007)
主 题:“两山”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城乡融合发展
摘 要:“千万工程的核心机制在于推动生态共富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其实践充分证明了生态化路径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关键作用。在政策演进与实践深化过程中,“千万工程经历了环境整治、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深化及高质量发展等四个阶段,以生态空间正义为价值导向,通过推动多元业态融合、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加强制度保障,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激活了乡村生态空间资源,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重提升和协调发展。在实践策略上,“千万工程采用了社会化生态农业模式以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以良好生态为基础推动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以实现乡村有效共治,以“就地现代化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镇化新模式,并有效地嵌入新质生产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基础建设。在政策层面,借鉴“千万工程的经验需要构建耐心资本投入机制、优化生态资源资本管理、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并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共富,以此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确保全民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