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的干预机制 收藏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的干预机制

作     者:杨燕 孙忠人 李超然 冯楚文 王玉琳 屈媛媛 郭静 石天宇 孙闻 杨添淞 

作者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务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河北燕达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神志医院 黑龙江省中医药信息学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辽宁中医杂志》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0745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7041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405546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LH2020H092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4KY1235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LQ24H27000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项目,编号:JCQNZR-01 

主  题:电针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肠道菌群 脑-肠调控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多因素慢性复合应激法(跑台训练+束缚应激+睡眠干扰+拥挤环境)造模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和电针组(12只)。电针组大鼠取神庭穴透刺百会穴和大椎穴连续干预28天(1次/d)。治疗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一般情况(饮食、饮水、体重和高怀林疲劳量表)、旷场实验以及 Morris 水迷宫实验评价。取各组大鼠的粪便进行 16S rDNA 测序分析,对健康、CFS及电针干预下CFS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丰度以及多样性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治疗结束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降低(P0.01),饮食量减少(P0.05),疲劳量表评分升高(P0.01),旷场实验中,穿格次数和进入中央区次数均增多(P0.01),水迷宫实验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疲劳量表评分降低(P0.01),旷场实验中,穿格次数减少(P0.05),水迷宫实验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减少,α多样性Observed_species、Chao1、ACE指数明显降低(P0.01),Shannon指数有所降低(P0.05),β多样性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空间距离较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肠道菌群OTUs数量增多,α多样性Observed_species、Shannon和J指数均增高(P0.05),β多样性显示电针组位于空白组和模型组之间。结论:电针神庭穴透刺百会穴和大椎穴可以改善CFS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电针调节CFS大鼠异常改变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产生的肠-脑双向调控作用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