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耦合价值与风险评价的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马鞍山... 收藏

耦合价值与风险评价的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马鞍山市为例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afety pattern in mineral resource-based cities by coupling value and risk assessment:taking Ma'anshan City as an example

作     者:李明清 过双飞 郑凯 LI Mingqing;GUO Shuangfei;ZHENG Kai

作者机构: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院安徽合肥230601 

出 版 物:《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5年第34卷第1期

页      面:43-52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主  题:煤炭资源型城市 景观生态风险 电路理论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摘      要:多源因子的综合作用改变了资源型城市的景观结构,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衡量区域生态安全的2个互补维度,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马鞍山市3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价值当量法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2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同时,考虑景观生态风险对物种迁徙的影响,构建了自然-社会-景观多维阻力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并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电路理论来识别生态源地、廊道及生态节点。结果表明:1)中风险区是最主要的风险区,且分布在多种景观类型相互交织的平原地区,其面积呈扩张趋势(共增加了250.31 km^(2));2)较低值区和中值区是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级,分布在耕地和建设用地相互交织的区域,以及林地密集的山地丘陵地区,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共减少了221.20km^(2));3)马鞍山市共有10处生态源地,重要生态廊道5条,一般生态廊道11条,生态夹点22处,生态障碍点28处;4)构建了“一带三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