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冰冻圈人文地理环境研究:文献分析与主要研究领域特点 收藏

冰冻圈人文地理环境研究:文献分析与主要研究领域特点

Cryosphere human geography environment:literature analysis and key field characteristics

作     者:王世金 强文丽 陆志波 李春兰 秦悦 WANG Shi-Jin;QIANG Wen-Li;LU Zhi-Bo;LI Chun-Lan;QIN Yue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米堆冰川-光谢错冰湖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730000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出 版 物:《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年 卷 期:2025年第21卷第1期

页      面:32-4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5[管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060201[历史学-历史地理学] 12[管理学] 120203[管理学-旅游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6[历史学] 07[理学] 070502[理学-人文地理学] 0705[理学-地理学] 120502[管理学-情报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XDB0950202)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23ZDFA017,22ZD6FA005) 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项目(CSFSE-TZ-2403、2410) 

主  题:冰冻圈 人文地理 环境 特征 

摘      要:冰冻圈人文地理环境是研究冰冻圈区人类活动(人口、生计、文化、经济、政治等)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与冰冻圈科学、气候变化科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紧密关联。该学科主要关注冰冻圈区人类活动、人类如何适应冰冻圈环境,以及这些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综合影响。研究显示:(1)对1970—2024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原住民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与其他关键词关联度也最高,可持续发展、文化、气候变化适应、社区、健康紧随其后,这些关键词具有显著地位,是冰冻圈人文地理环境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关键词聚类形成“气候变化适应、政治、可持续发展、原住民、航道、健康、食物安全、资源、文化和旅游10个最具代表性的集群。(3)1990—2020年间,北极地区人口数量呈小幅减少趋势,青藏高原地区呈增长态势,受冰冻圈环境限制,人口跨区域迁徙较弱。(4)冰冻圈文化以海猎、狩猎、游牧传统文化为主,宗教以原始多神教为主,民族及其语言多元,受现代生活方式和气候变化影响显著。(5)环北极冰冻圈地区以传统驯鹿和渔业活动为主,矿产-油气资源开发主要由企业运营,海冰减少促进了环北极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青藏高原冰冻圈区经济结构以畜牧业为主。(6)冰冻圈旅游机遇与风险并存。气候变暖使冰冻圈旅游舒适度增加,环北极旅游可达性也在增强,但是中低纬地区冰雪资源受变暖影响显著,已危及滑雪旅游可持续性。(7)极地冰盖和海冰消融加速,增强了极地资源的可获取性。因涉及多国利益,各国都意图拓展领土或势力范围,获取更多资源,致使大国间博弈不断加强。中低纬冰冻圈地缘政治问题主要聚焦于“水冲突。鉴于气候变化对冰冻圈人文地理环境影响显著,未来应多关注冰冻圈区原住民生计与福利水平提升、冰冻圈区原住民民族自治、极地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3个方面的研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