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质生产力驱动基层工会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模型重塑与实践路径 收藏

新质生产力驱动基层工会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模型重塑与实践路径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Drives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Grassroots Trade Union Cadres:Model Reshaping and Practical Path

作     者:崔健 张文烨 李晓宁 CUI Jian;ZHANG Wenye;LI Xiaoning

作者机构: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2 西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22 

出 版 物:《山东工会论坛》 (Shandong Trade Unions' Tribune)

年 卷 期:2025年第31卷第1期

页      面:12-24页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7[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劳资和谐共赢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LA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新质生产力 基层工会干部 素质能力 扎根理论 

摘      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劳动者、劳动技能和劳动关系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促使工会积极采取行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作用。而工会的行动能力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通过对X市、Y市基层工会干部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问卷调查获得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文本资料依次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形成政治素养、创新理念、工会使命观、知识结构、职业管理能力和职业心理特质六个主范畴,从而构建出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层工会干部素质能力模型。并对基层工会干部提升素质能力提出建议: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和新劳动的本质,以创新理念驱动工作;加强对工会工作的价值认同感,彰显工会力量;倡导持续学习学用结合的良好风气,适应新的工作局面。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