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水资源保护》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081405[工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工学] 0814[工学-土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900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1502701)
主 题:洪涝 洪涝溯源 空间干预 洪涝减灾 LISFLOOD-FP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降雨和城市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显著增加,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城市洪涝综合管理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目前众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缺乏对区域空间连通性的考虑,洪涝减灾效果仍面临挑战。本研究以济南市黄台桥以上片区为例,将洪涝溯源法与水动力模型LISFLOOD-FP相结合,识别了洪涝源并揭示区域空间水文连通性。根据4个干预准则对空间干预优先级进行划分:(准则1)洪水程度;(准则2)最大淹没深度;(准则3)淹水道路网;(准则4)建筑物暴露度。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各种准则组合情景下干预优先等级结果。最后,讨论了降雨强度和网格大小对空间干预优先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空间水文连通性和洪涝源很重要,不同干预准则导致不同的空间干预优先级,突出了基于特定需求和目标制定干预准则的重要性;海绵城市示范区具有较高的干预优先级,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降雨强度和网格大小对干预优先等级划分影响较大,但对优先级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本文展示了洪涝溯源法及空间干预准则相结合的新思路,有助于解决洪涝管理空间有效性问题,为城市防洪排涝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