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 新能源电力与低碳发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102206
出 版 物:《煤炭经济研究》 (Coal Economic Research)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1期
页 面:84-94页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80802[工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808[工学-电气工程] 08[工学]
基 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资助项目(52018F240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403087,72173043)
主 题:系统动力学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煤电改造 碳中和 碳流
摘 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性议题,其焦点之一是如何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之一,煤电的低碳转型受到高度关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减少煤电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研究与推广,然而其大规模部署仍面临着技术成熟度、成本、收益等方面的挑战。由于电力结构、资源禀赋等条件存在差异,我国不同区域的CCUS部署路径存在较大差异。为促进CCUS在不同区域间协同部署,以煤电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煤电CCUS部署模型,从全国与区域层面分析了CCUS部署路径和收益模式,为煤电CCUS的合理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的CCUS部署路径可以按照煤电CCUS改造比例划分为试验与示范项目阶段、蓬勃发展阶段与技术成熟阶段3个不同阶段;②随着CCUS相关技术的普及,煤电行业的碳排放量可减少原有水平的95.77%;③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不同,CCUS部署将改变全国范围的碳流布局,华东、南方为净碳流出区域,西北、东北为净碳流入区域,华北、华中则为碳平衡区域,碳流入流出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