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不同改良剂对雷竹林“非粮化”复耕土壤的改良作用和小麦产量的影... 收藏

不同改良剂对雷竹林“非粮化”复耕土壤的改良作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amendments on improvement and wheat yield of soil and wheat growth in“non-grain production”re-tillage Lei bamboo forest land

作     者:薛兆琨 俞柯汝 卜爱爱 胡娟欣 方书琴 马嘉伟 方先芝 柳丹 叶正钱 XUE Zhaokun;YU Keru;BU Aiai;HU Juanxin;FANG Shuqin;MA Jiawei;FANG Xianzhi;LIU Dan;YE Zhengqian

作者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1300 

出 版 物:《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年 卷 期:2024年第46卷第6期

页      面:1680-169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23C02020,2022C0202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902900) 

主  题:“非粮化”复耕地 土壤酸化 生石灰 生物炭 小麦产量 

摘      要:【目的】耕地长期“非粮化雷竹林利用会导致土壤酸化,严重制约复耕后粮食的安全生产。合理施用石灰类改良剂与生物炭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化问题。【方法】选择浙江省临安区太湖源镇进行雷竹林复耕地田间试验,共设10个处理:不施改良剂(CK),3个生石灰施用水平1.5(L_(1)),3(L_(2)),4.5(L_(3))t/hm^(2),3个稻壳生物炭施用水平3(B_(1)),6(B_(2)),9(B_(3))t/hm^(2),3个石灰石粉施用水平3(LP_(1)),6(LP_(2)),9(LP_(3))t/hm^(2)。通过田间试验,探讨生石灰、稻壳生物炭和石灰石粉不同施用水平对雷竹林复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非粮化复耕地酸化土壤高效降酸提质和提升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结果】施用生石灰和石灰石粉改良剂显著提高了小麦返青期和成熟期土壤p H值,效果优于生物炭改良剂。在当前试验条件下,随着生石灰和石灰石粉用量的增加其改酸效果也增加。3种改良剂对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效果由高到低表现为生物炭、石灰石粉、生石灰。与不施用改良剂的对照相比,生石灰、生物炭和石灰石粉3种改良剂均有助于小麦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吸收,但不同改良剂对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有一定差异。施用生物炭和石灰石粉改良剂提升小麦全氮含量的能力要优于生石灰改良剂,施用石灰石粉对小麦全磷含量的促进效果更好,施用生物炭对小麦全钾含量的提升效果更显著。此外,3种改良剂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麦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提高小麦产量的效果由高到低表现为生物炭、石灰石粉、生石灰,以生物炭施用量为6 t/hm^(2)的处理对增加小麦产量的效果最佳,其次是生物炭施用量为3 t/hm^(2)的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速效养分对小麦养分吸收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速效钾还与小麦产量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综合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作用及安全用量,针对“非粮化复耕地土壤,生物炭改良剂对提升雷竹复耕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效果优于生石灰和石灰石粉且更具安全性。同时,生物炭改良剂对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中低用量生物炭的合理施用有望为“非粮化复耕地土壤的健康生产提供有效途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