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嘉兴大学医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
出 版 物:《中国全科医学》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402[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120404[管理学-社会保障] 10[医学]
主 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人头总额预付 DRG付费 整体性治理 医保支付方式
摘 要:背景 我国各地积极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改革,但医共体内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和总额付费政策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虽已有研究从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的控费效果与控费机制进行研究,但仍有可拓展之处。目的 了解紧密型医共体下人头总额预付与DRG支付政策的协同机制与成效。方法 于2023年7月,赴殷都区开展实地调研,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紧密型医共体内关键知情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n=28),访谈提纲涉及医保支付改革政策与措施、激励机制、工作感知及优化建议等。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搭建殷都区紧密型医共体人头总额预付和DRG付费的协同机制框架。同时检索2017年1月—2024年7月发布的与殷都区医共体建设和医保改革等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n=18),以补充相关政策背景信息。结果 形成以政策行为、监督行为、服务行为、激励机制4个分析主题,覆盖12个子主题的主题框架。医保支付改革在紧密型医共体治理框架中起关键引导作用,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存在先后的依从关系。医共体内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的协同机制是通过互相补充、完善政策行为、监督行为和对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实现的,对于在紧密型医共体中实现资源整合和“以健康为中心的目标,二者均不可或缺。结论 在紧密型医共体内,同时推进人头总额预付与DRG付费方式改革通过构建整合机制和激励机制,能够发挥政策合力,影响政策行为、监督行为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共同推动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