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辽宁锦州121000
出 版 物:《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3期
页 面:517-521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心衰伴房颤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心室重构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摘 要: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调控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伴房颤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衰伴房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的抗心衰及房颤治疗,常规治疗主要通过螺内酯及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8 w。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H-FABP、NT-proBNP、心肌缺血总负荷、心室重构指标、血脂水平、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能量代谢指标均显著改善,H-FABP、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心肌缺血总负荷、平均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的平方平均值(RMSSD)、24 h窦性搏动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均显著改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显著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升高,神经功能及应激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衰伴房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对H-FABP、NT-proBNP显著下调,LVEF显著上调,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