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南京210093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杭州310023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京210023
出 版 物:《农业技术经济》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111-12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7[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120404[管理学-社会保障]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可行能力视角下进城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权益的保障机制重构研究”(编号:24YJA790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绿色发展视角下农业生态补贴的效果评价、机制检验及补贴标准优化——以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为例”(编号:7200408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主动权导向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2VRC0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脆弱性视角下我国农村居民健康投资减贫长效机制研究”(编号:20BJY165)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异质性区域策略研究”(编号:22EYB019)
主 题:农村集体权益 城镇保障 农民工福利 推拉理论 可行能力
摘 要:在农民工“农村户籍、城市生活的“两栖状态下,发挥农村和城镇两类保障的协同作用在提升农民工福利和对高质量实现城镇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功能与能力—主观感受—城镇机会的思路构建农民工福利衡量指标,采用“农民工市民化课题组的微观调研数据,考察了农村集体权益对农民工福利的影响,以及城镇保障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集体权益能显著促进农民工福利,使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结果依然稳健。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的城镇保障在农村集体权益与福利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以城镇保险、城镇住房和城镇就业为代表的城镇保障,均能够弱化农村集体权益促进农民工福利的作用,城镇保障替代农村保障提升农民工福利。在农民工“两栖的现阶段,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发挥农村保障与城镇保障的协同作用,提升农民工福利,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对农民工顺利从农村保障过渡到城镇保障,对国家高质量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