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融资方式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投资效率 收藏

融资方式与战略性新兴企业投资效率

Financing Methods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of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s

作     者:吴姝 WU Shu

作者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上海200093 

出 版 物:《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Journal of Technic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30-36页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3[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 0201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基  金: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023123031821) 上海理工大学工会理论研究立项课题(2023YB07) 上海理工大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YLKC202424443) 

主  题:融资方式 投资效率 战略性新兴企业 内源融资 外源融资 

摘      要:选取2011—2022年战略性新兴企业数据,考察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方式会影响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投资效率,内源融资显著降低企业投资效率,表现为增加了过度投资;债务融资显著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表现为降低了投资不足;股权融资显著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表现为既抑制了投资过度也降低了投资不足。异质性分析表明,内源融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效应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高管相对激进、国有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更强,外源融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高管相对保守、民营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更强。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外源融资促进企业投资效率的显著机制,而加强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内源融资抑制企业投资效率的显著机制。由此,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增加外源融资,需要根据企业非效率投资方向选择具体的外部融资渠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