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eDNA鱼类群落监测的武汉市及周边城市湖泊水生态健康评价 收藏

基于eDNA鱼类群落监测的武汉市及周边城市湖泊水生态健康评价

作     者:郭昌陇 张鹏 郑伟 汪扬 王司阳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出 版 物:《湖泊科学》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湖北省技术创新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BCB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0233)联合资助 

主  题:生物完整性指数 鱼类多样性 环境DNA 湖泊健康评价 

摘      要:当今强人类活动干扰使我国城市湖泊生态问题愈发严重,湖泊生态系统安全状态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精准治理和生态修复与保护尤为重要。鱼类作为水生食物链的高级消费者,是水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估水生态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了武汉市及周边10个城市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境DNA(eDNA)技术分析鱼类群落特征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针对城市湖泊水域生态健康的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体系,评估研究湖泊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检测到50种鱼类,隶属于7目10科39属,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优势类群,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波氏吻鰕虎Rhinogobius cliffordpopei、子陵吻鰕虎Rhinogobius giurinus、鲤Cyprinus carpio、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鲫Carassius auratus为优势物种。F-IBI评价结果显示,在全部27个采样点中,11个健康等级为健康,占40.74%;4个健康等级为亚健康,占14.81%;10个健康等级为一般,占37.04%;2个健康等级为较差,占7.41%。结合湖泊水质状况数据分析可知,评价结果较好地体现不同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表明基于eDNA技术的F-IBI方法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表现良好。研究成果为指导城市湖泊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