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拉萨地体当惹雍措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地壳厚度演化的指示 收藏

中拉萨地体当惹雍措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地壳厚度演化的指示

Crustal thickness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Lhasa Terrane inferred from trace elements in zircon of Tangra Yumco

作     者:刘晓惠 刘一珉 丁林 郭晓玉 黄兴富 李蕙琳 高锐 LIU Xiaohui;LIU Yimin;DING Lin;GUO Xiaoyu;HUANG Xingfu;LI Huilin;GAO Rui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与环境演变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珠海51908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珠海519082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出 版 物:《地学前缘》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 卷 期:2025年第32卷第1期

页      面:343-3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2237,42304105,42274120,4187410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462023YJRC004) 科学技术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701) 

主  题:青藏高原 中拉萨地体 地壳厚度 锆石U-Pb年龄 锆石微量元素 

摘      要:拉萨地体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是全球地壳厚度最大的区域之一。然而,拉萨地体地壳增厚的时间和过程仍存在一定争议。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受控于锆石与其他微量元素载体矿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即不同矿物的分配系数不同,因此,锆石微量元素可用于定量重建地壳厚度。本研究对来自中拉萨地体当惹雍措地区的岩浆岩和沉积岩中的锆石开展了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利用锆石的Eu异常对地壳厚度进行定量重建,结果显示,中拉萨地体在侏罗纪至新近纪期间,经历了两次地壳减薄(150~130和85~65 Ma)和两次地壳增厚(130~85和65~15 Ma)事件。在150~130 Ma期间,中拉萨地体地壳减薄主要与班公湖—怒江洋的板片回撤有关。在130~85 Ma期间,由于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和班公湖—怒江洋向南俯冲,中拉萨地体发生了地壳增厚。在85~65 Ma期间,新特提斯洋的板片回撤和弧后拉张导致中拉萨地体再次发生地壳减薄。在65~15 Ma,印度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和后续挤压作用,导致中拉萨地体地壳再次加厚。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