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大鼠泪腺组织形态及相关蛋白表达探讨生脉散的抗燥效应 收藏

基于大鼠泪腺组织形态及相关蛋白表达探讨生脉散的抗燥效应

Exploring the Anti-dryness Effect of Shengmai Powder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Rat Lacrimal Glands

作     者:孙艺琳 田莉 史红 SUN Yilin;TIAN Li;SHI Hong

作者机构: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乌鲁木齐830017 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乌鲁木齐830063 

出 版 物:《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

年 卷 期:2025年第35卷第1期

页      面:1-7,41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2[医学-眼科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60891 82060827) 

主  题:生脉散 燥邪 泪腺 干眼 

摘      要:目的基于大鼠泪腺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丛生蛋白(Clu)、膜联蛋白A1(Anxa1)表达、组织形态及细胞凋亡探讨生脉散的抗燥效应。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和生脉散组(SM),每组10只。CG组大鼠饲养在标准环境中,MG组、SM组大鼠置于人工气候箱内,予秋令燥邪的干燥环境干预。同时,SM组大鼠以8.57 g/kg的剂量每日灌胃生脉散水煎液,CG组、MG组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干预24 d。观察干预期间大鼠的外观和一般状态。干预结束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泪腺组织形态,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观察大鼠泪腺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S100A9、Anxa1、Clu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泪腺组织S100A9、Anxa1、Clu蛋白表达。结果(1)一般状态:MG组、SM组大鼠孔窍清洁,皮毛略晦暗无打结,眼部均呈深红色,且MG组大鼠轻微掉毛,个别大鼠肺部发出低微的异常呼吸音。(2)泪腺组织形态:MG组和SM组泪腺小叶萎缩,腺泡融合,腺腔增大,腺泡间散见炎性浸润等,且SM组病理改变程度较轻。(3)泪腺细胞凋亡:MG组大鼠泪腺细胞凋亡个数高于CG组(t=7.306,P=0.000),SM组大鼠泪腺细胞凋亡个数低于MG组(t=7.30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泪腺相关蛋白:MG组大鼠泪腺S100A9、Anxal、Clu蛋白表达均高于CG组(免疫组织化学:tS100A9=29.045、tAnxa1=12.719、tClu=20.776,均P=0.000;Western Blot:tS100A9=15.550、tAnxa1=14.393、tClu=18.553、均P=0.000),SM组大鼠泪腺S100A9、Anxal、Clu蛋白表达均低于MG组(免疫组织化学:tS100A9=16.981、tAnxa1=7.174、tClu=10.176,均P=0.000;Western Blot:tS100A9=9.537、tAnxa1=7.354、tClu=11.901,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血清相关蛋白:MG组大鼠血清Anxal蛋白表达高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0,P=0.020),而SM组大鼠血清Anxal蛋白较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可通过调节燥邪大鼠泪腺S100A9、Anxa1、Clu蛋白表达,发挥减轻细胞凋亡、缓解腺体萎缩、减轻局部炎症等效果,具有一定拮抗燥邪的作用,S100A9、Anxa1、Clu可能为生脉散治疗外燥证的靶点蛋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