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出 版 物:《社会科学战线》 (Social Science Front)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159-16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202[历史学-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 1005[医学-中医学] 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6[历史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10[医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3VXJ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22VMZ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233200002)
摘 要:从敦煌历日和传世历书来看,中国古代历日中的“人神标注,始终采用随着每月三十日而逐日移动身体部位的类型,意在强调人神所在部位“不可针灸出血。此种“逐日人神所在将相对通俗易懂、简单易行的针灸学知识编入历日中,为民众的求医疗病提供些许参照。在敦煌写本中,此种类型的“人神又见于医药文献和占卜文书中,体现“人神兼具医疗和占卜双重属性的实质。因此可以说,敦煌历日中的“人神标注,正是中古医疗、阴阳占卜文化及相关医学知识向具注历日渗透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