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武汉市1例输入性黑热病的诊断及调查分析 收藏

武汉市1例输入性黑热病的诊断及调查分析

Diagno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an imported case of visceral leishmaniasis in Wuhan City

作     者:杨燕 周水茂 郭庆 张娟 贾西帅 罗华堂 王帅 刘聪 徐文秀 YANG Yan;ZHOU Shuimao;GUO Qing;ZHANG Juan;JIA Xishuai;LUO Huatang;WANG Shuai;LIU Cong;XU Wenxiu

作者机构: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24 硚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35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 

出 版 物:《中国热带医学》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第25卷第1期

页      面:127-13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黑热病 利什曼原虫 输入性病例 误诊 

摘      要:报道武汉市1例输入性黑热病确诊病例的发现、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为提高非流行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对输入性黑热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供参考经验。患者在山西阳泉务工1年余;2020年返回湖北家乡后开始陆续出现间断发热、全血细胞性贫血、脾脏进行性肿大以及体质量减轻等症状。经骨髓涂片查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rk39快速检测试纸条法检测抗体阳性,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核酸检测利什曼原虫阳性。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为输入性黑热病确诊病例。该病例原虫密度低,伴有类风湿因子增高等自身免疫指标异常,长期被误诊为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离开流行区4年后才得以确诊。建议黑热病非流行区应重视流行病学史的询问,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意识和诊疗水平,避免延误治疗。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