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作     者:张家豪 黄绰林 刘英菊 

作者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出 版 物:《食品与发酵工业》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9[农学]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03[理学-化学] 100403[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74059) 无机及分析化学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粤教高函27号)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410564059) 

主  题:纳米酶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食品安全 检测 模拟酶 

摘      要: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发会对公众饮食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对食品安全检测手段的要求不断提高。纳米酶因其能够基于特定的纳米结构催化天然酶的底物而展现出色的催化活性,使其在电化学传感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该文首先介绍了纳米酶的4种催化活性(类过氧化物酶、类氧化物酶、类过氧化氢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详细阐述了纳米酶催化反应的机理,其次总结了基于纳米酶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农药、重金属离子、食源性致病菌、霉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并指出该领域现存的问题,以及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