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FeCo/N-MOF衍生的双金属镶嵌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作为锂离... 收藏

FeCo/N-MOF衍生的双金属镶嵌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英文)

作     者:陈仁天 朱雨欣 罗蕊 姜潇诺 司鸿翔 邱祥云 王骞 魏涛 

作者机构: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 版 物:《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New Carbon Materials)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2[工学-化学工艺] 0808[工学-电气工程]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基  金: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 21701083, 22179054) The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Jiangsu Province (BZ2023010) 

主  题:金属有机框架 FeCo合金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摘      要:金属有机骨架(MOFs)因其作为储能材料的潜力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本研究中,通过一锅溶剂热法,使用溶解在N, 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CoCl3·6H2O和FeCl3·6H2O合成了氮掺杂的铁钴双金属MOFs(FeCo/N-MOFs)。随后在氮气氛围下通过热解转化为独特的铁钴双金属镶嵌氮掺杂多孔碳(FeCo@NPC)多面体。在热解过程中,有机配体转变为氮掺杂多孔碳,从而提高了电导率和整体结构稳定性。同时,铁和钴金属粒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被氮掺杂碳包覆着,分散在碳基体中。铁和钴协同作用提高材料的导电性、稳定性以及提供额外的容量。当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时,在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00次循环后,其可逆容量保持在1146.3 mAh g-1。据此,可以认为FeCo@NPC是一种较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