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反硝化除磷中亚硝酸盐积累:短时曝气的影响 收藏

反硝化除磷中亚硝酸盐积累:短时曝气的影响

作     者:李冬 吕恒康 蔡奕锋 郭可欢 张杰 

作者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中国环境科学》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BJJWZYJH01201 910005019) 

主  题:部分反硝化聚磷 曝气 电子供体 内碳源 

摘      要:由反硝化聚磷菌(DPAOs)主导的部分反硝化聚磷过程(PDPR)已成为主流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中NO2--N供应的替代方案,但如何精确控制反硝化过程中NO3--N只被还原为NO2--N,而不进一步还原为N2,仍是该工艺的难点.本研究通过短时曝气来提高DPAOs的亚硝酸盐积累率(NTR).结果表明,增加曝气后,反应器的除磷效果有所提升(从84.62%上升至88.34%).当曝气时间分别为5min,10min和15min时,NTR分别为36.09%,89.14%和91.86%,但当曝气时间延长至20min,出水硝酸盐浓度升高(10.11mg/L).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缺氧前电子供体(PHBs)含量逐渐减少,这是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此外,曝气还导致DPAOs菌属的丰度上升,而内源反硝化菌(DGAOs)菌属的丰度则有所下降.基于PDPR的成果,讨论了N-PDPR-Anammox工艺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本研究为实现可控的PDPR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控制策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