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扣动公心之弦:公共服务动机激发机制适用性与稳定性研究 收藏

扣动公心之弦:公共服务动机激发机制适用性与稳定性研究

Activatingthe Force of Public Service:Robustness and Variance

作     者:胡悦 孙宇飞 陈子怡 HU Yue;SUN Yufei;CHEN Ziyi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出 版 物:《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view)

年 卷 期:2025年第14卷第1期

页      面:53-7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济不平等的经济与治理认知塑造机制与行为政策引导策略研究”(72374116)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基于感知理论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2024THZWJC01) 

主  题:公共服务动机 合作生产 集体主义 利他主义 自我价值 调查实验 

摘      要:对社会成员公共服务动机的广泛动员既是通过多元治理路径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然而,现有研究存在样本量级、多样性和代表性方面的诸多局限,且多囿于对公务员群体的考察。这使得现有研究难以回答如何进行广泛激发、何种激发机制更有效,以及激发效果的跨群组稳定性等问题,难以有效为多元治理实践提供借鉴。针对现有研究局限,本文在Mogens Pedersen于2015年发表的公共服务动机经典研究基础上进行理论和操作优化,加入新的激发机制和比较设计,并基于全国代表性被试样本对研究发现进行复刻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原研究未包含的政策影响机制,其激发效果不仅最好,而且明显优于利他主义和自我价值机制。在稳定性上,集体主义和自我价值机制显示出了更小的跨群组差异。在激发机制效果的条件因素上,性别和年龄因素显示出了超越家庭收入、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变量的影响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