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大连116025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连116024 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大连116026
出 版 物:《管理评论》 (Management Review)
年 卷 期:2025年第37卷第1期
页 面:52-6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CGL0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304055)
主 题:混合所有制改革 市场主体活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分类改革
摘 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是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要求,面对各类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作用效果与途径是值得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混合寡占模型,从理论上解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差异化影响,并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提升,缓解融资约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非国有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经济活力的影响呈现非线性效应,在改革初期主要通过剥离政策性负担激发国有企业经济活力,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一味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将不利于国有企业经济绩效提升。为进一步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机制,以商业一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为样本,检验了以分类改革为标志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效果,发现新一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降低两类委托代理成本间接提升国有企业经济绩效,而并没有抑制国有企业承担就业等社会性责任。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评价提供了经验性事实,而且为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