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收藏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Soil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a review

作     者:高子滢 王海燕 张亦凡 GAO Ziying;WANG Haiyan;ZHANG Yifan

作者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学院北京100083 

出 版 物:《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5年第42卷第3期

页      面:645-65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21FY100801) 

主  题: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C∶N∶P 土壤养分 环境响应 驱动因素 Citespace 综述 

摘      要: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是表征土壤有机质组成和养分有效性的指标,对认识土壤碳氮磷循环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不同驱动因素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具体影响的研究仍有待加强。本研究通过分析2009—2023年来国内外在土壤生态化学计量领域的年度发文量和研究热点,从生物因素(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自然环境因素(地质灾害、地形和成土母质),全球气候变化因素(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氮沉降、酸雨)以及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4个角度,探讨了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变化的驱动因素,以阐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变化规律及其内部机制。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相互作用共同驱动土壤碳(C)、氮(N)、磷(P)循环。土壤动物取食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周转;微生物群落的复杂性调控土壤C、N、P耦合。地质灾害导致养分流失和微生物活性降低,从而扰动土壤化学计量平衡。地形因子、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改变了水热条件等因素,间接影响土壤化学计量比。成土母质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可直接调控土壤C∶N∶P。氮沉降和酸雨通过土壤酸化、养分淋失等过程影响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性,从而改变土壤C∶N∶P。土地利用方式则通过农业管理和植被覆盖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化学计量平衡。环境因素通过生物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但影响方向和程度尚不确定,未来应重视多因素的协同效应和多途径调控机制,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壤养分管理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科学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