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州510663 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2 自然资源部华南热带亚热带自然资源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63
出 版 物:《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年 卷 期:2025年第38卷第1期
页 面:81-89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经济学] 120204[管理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公平与效率权衡的耕地整治权属调整机制研究”(23CGL064)
摘 要:科学评估耕地恢复适宜性并识别重点区域,是有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为研究区,遵循“评价单元确定—耕地恢复适宜性评估—耕地恢复重点区域识别的思路,综合连片条件、恢复成本等维度,系统构建可恢复地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智能优化模型确定耕地恢复重点区域。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可恢复地类综合适宜性良好,分值介于0.28~0.88,空间分异特征较为明显。②耕地恢复重点区域连片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中东部和中南部,其中西北部区域面积最大,是耕地恢复的关键区域。③耕地恢复重点区域地势更平坦,离道路、村庄更近,连片度更高,更适宜耕作。研究构建的耕地恢复评价与重点区域识别框架可为微观尺度上的耕地恢复政策与规划制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