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5[理学-第四纪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8[工学] 081501[工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0815[工学-水利工程]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0117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2QNRC001)资助
摘 要:亚洲干旱区包括东亚季风区的北部、亚洲中部干旱区和西亚干旱区,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生态脆弱区和响应最敏感区之一,也是丝绸之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已有研究揭示,东亚季风区的水文气候变化与亚洲中部干旱区存在反相位和错相位特征.然而若考虑西亚干旱区,目前对整个亚洲干旱区水文气候特征的理解仍较为有限.本文基于全新世湖泊盐度记录,并结合古气候模拟结果,首次完整分析了亚洲干旱区水文气候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季风区北部和西亚干旱区中全新世湖泊盐度较低、晚全新世湖泊盐度上升;而亚洲中部干旱区湖泊盐度变化基本相反.湖泊盐度指示的水文气候变化与古气候模拟的降水和有效湿度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共同揭示了全新世亚洲干旱区水文气候变化的三极子模态.本研究拓展了对于中纬度亚洲水文气候变化空间分异的认识,为该区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