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与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玛湖勘探开发项目部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出 版 物:《天然气地球科学》 (Natural Gas Geoscience)
年 卷 期:2025年第36卷第1期
页 面:72-8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摘 要:为系统研究碱湖页岩中黏土矿物的发育特征及转化模式,并探究在碱湖沉积环境中黏土矿物发育情况,利用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等实验,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在不同沉积环境下黏土矿物的组合特征及动态转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湖沉积中心,发育少量以蒙脱石及伊/蒙混层组合特征为主的黏土矿物(5%),同时,大量碎屑黏土矿物(蒙脱石等)在强碱性的成岩环境下发生溶蚀,转化为钾长石等自生硅酸盐矿物,且由于CO_(3)^(2-)/HCO_(3)^(-)存在导致沉积中心出现黏土矿物转化迟滞现象。边缘斜坡区的黏土矿物含量比沉积中心高(平均为11.57%),以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发育为主,其成岩环境经历了强碱性向弱碱—弱酸性的转变,原始碎屑黏土矿物在该种成岩环境下未发生溶蚀转化,随着地层温压的升高发生伊利石化和绿泥石化。黏土矿物在转化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自生石英等脆性矿物,同时会产生次生孔缝,对后续页岩油气的压裂开发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