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100070
出 版 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121-13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204[管理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项目-新入职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XRZ2024046)
摘 要: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才对创新活力的促进作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9—2021年城市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对院士、杰青、博士、硕士等发放科研项目补贴、购房补贴和收入补贴,对博士后流动站给予科研补贴以及对在站博士后给予科研和生活补贴,对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给予补贴,对机构引进人才给予补贴等政策对中国城市创新活力的贡献。研究发现:第一,至少在3年内,重大科研项目(团队)补贴、院士科研项目补贴和机构引进人才补贴三种政策都能显著地提高城市创新活力,其他人才补贴政策对中国城市创新活力没有显著影响;第二,重大科研项目(团队)补贴、院士科研项目补贴显著地提高了实质性创新专利的占比,机构引进人才补贴对实质性创新专利的占比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重大科研项目(团队)补贴、院士科研项目补贴和机构引进人才补贴三种政策,通过增强城市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创新活力提升。本文研究为评估不同类型人才政策补贴的效果提供了有益参考,这对于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还为理解人才政策的传导机制提供了理论探索和经验证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