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圆叶乌桕的化学成分 收藏

圆叶乌桕的化学成分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riadica rotundifolia

作     者:陈佳倩 崔清雅 吴雷名 陈贤安 郑冰莹 黄冬 唐贵华 CHEN Jiaqian;CUI Qingya;WU Leiming;CHEN Xian’an;ZHENG Bingying;HUANG Dong;TANG Guihua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版 物:《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年 卷 期:2025年第64卷第3期

页      面:1-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70303[理学-有机化学]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4B03J132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A1111120025) 

主  题:圆叶乌桕(Triadica rotundifolia) 化学成分 细胞毒 

摘      要:采用硅胶柱、凝胶Sephadex LH20柱、p-HPLC等多种色谱法对圆叶乌桕(Triadica rotundifolia)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从中获得23个化合物。运用核磁等波谱法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确定为飞龙掌血内酯酮(1)、飞龙掌血内酯(2)、莨菪亭(3)、6,7-二甲氧基香豆素(4)、6,7,8-三甲氧基香豆素(5)、8-羟基-5,6,7-三甲氧基香豆素(6)、5,6,7,8-四甲基香豆素(7)、lup-20(29)-ene-3α,23-diol(8)、算盘子酮(9)、3β-O-trans-caffeoylbetulinic acid(10)、oleana-1,18-dien-3-one(11)、morolic acid acetate(12)、β-谷甾醇(13)、胡萝卜苷(14)、6-hydroxystigmast-4-en-3-one(15)、oleodaphnone(16)、5′-甲氧基川陈皮素(17)、trigonochinene E(18)、没食子酸乙酯(19)、瑞香毒素B(20)、(+)-3-hydroxy-1,5-diphenyl-lpentanone(21)、5-hydroxy-3,4-dimethyl-5-pentylfuran-2(5H)-one(22)和吲哚-3-甲醛(23)。已知化合物1~23均为首次从圆叶乌桕中分离得到。对分离得到的所有单体化合物进行初步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8和18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975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3.97±0.40)和(26.61±1.81)μmol/L。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