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出 版 物:《现代预防医学》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第52卷第1期
页 面:33-3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dxk201606)
主 题:冠心病 死亡趋势 Joinpoint回归模型 APC模型
摘 要:目的 分析1992—2021年我国冠心病死亡趋势,为调整及优化冠心病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趋势变化百分比,探究在连续时间段中冠心病死亡趋势的变化,同时应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ge-period-cohort,APC)计算效应系数,以此评估冠心病死亡风险在年龄、时期与出生队列方面的单个影响效应。结果 1992—2021年全国、男性、女性冠心病死亡率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0.584%、0.979%、0.097%。APC模型估计显示,年龄效应方面,男性、女性90~94岁年龄组的冠心病死亡风险分别是15~19岁年龄组的614.97和519.08倍;时期效应方面,男性、女性2017—2021年冠心病死亡风险分别是1992—1996年的2.58和1.78倍;队列效应方面,出生于1902—1906年的男性、女性分别是出生于2002—2006年的25.07和24.41倍。结论我国冠心病死亡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男性与老年居民是重点关注人群。年龄、时期与出生队列对冠心病死亡风险均有独立影响效应。因此,应多措并举,前移关口,竭力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降低居民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