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网格化水质自动监测的平原河网区汛期水污染特征研究与成因解... 收藏

基于网格化水质自动监测的平原河网区汛期水污染特征研究与成因解析

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flood season water pollution in a plain river network area based on grid online monitoring of water quality

作     者:薛芮芸 苏营营 方鹿跃 陈小翠 张永明 刘锐 XUE Ruiyun;SU Yingying;FANG Luyue;CHEN Xiaocui;ZHANG Yongming;LIU Rui

作者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浙江省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嘉兴市平湖生态环境监测站 

出 版 物:《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5年第15卷第1期

页      面:158-167页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浙江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2020R52039) 嘉兴市“创新嘉兴优才支持计划”项目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研和成果推广项目(2022HT0044)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AD31005) 

主  题:平原河网 网格化 水质在线监测 汛期水污染 降雨特征 城市水环境治理 

摘      要:汛期污染是制约我国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基于2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数据,研究了太湖流域典型平原河网区城市平湖市的河网水质时空变化和汛期污染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锁定重点控制区域,探究不同特征降雨对重点控制区域地表水水质影响,并使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结合现场调研解析了重点控制区域汛期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平湖市河网在汛期水质下降明显,东湖及其入/出湖河流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比非汛期高出35.8%~67.9%,溶解氧和总磷(TP)是主要不达标因子。东湖入湖河流平湖塘中段是整个平湖河网汛期水污染控制核心区域,其氨氮和TP浓度受降雨影响大,水质下降后直接影响东湖水质(r=0.464,P0.445,P0.695,P0.514,P0.05),而雨前干旱天数影响不显著(r0.245)。污染成因解析表明,降雨时段平湖塘氨氮和TP浓度升高,主要与生活污水溢出(贡献率25.7%)、地表径流污染(贡献率24.9%)以及底泥或管网沉积物等未知污染因素(贡献率40.0%)有关,个别泵站设计规模偏小且科学调度不足,导致生活污水溢流排放是最主要的污染途径。研究结果对汛期河网水质提升的精准施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