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河套裂谷系西段及周边区域地壳结构 收藏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河套裂谷系西段及周边区域地壳结构

Crustal structure around the western Hetao rift and adjacent area revealed by receiver functions

作     者:刘嘉栋 吴庆举 朱敏 LIU Jiadong;WU Qingju;ZHU Min

作者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中国地震局震源物理实验室北京100081 

出 版 物:《地质学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99卷第1期

页      面:293-30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20303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2404116)联合资助的成果 

主  题:临河坳陷 狼山隆起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波速比 

摘      要:位于河套裂谷系西段的临河坳陷和狼山隆起,是环鄂尔多斯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壳结构对于认识河套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该区域地壳结构已有一些认识,但仍然存在争议,较为重要的是临河坳陷地壳是否增厚。本文基于临河坳陷和狼山隆起及周边布设的118个宽频带地震观测台阵数据,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探究了研究区的地壳结构信息。利用沉积层基底转换波时间延时获得了研究区沉积层厚度,结果显示临河坳陷规模较大,新生界地层平均厚约5.3 km,查干德勒苏坳陷规模较小,沉积层平均厚度2.7 km。H-κ叠加得到的狼山山前断裂带以北区域波速比相对较低,平均值约1.75,推断该区域地壳岩石组分以长英质为主。H-κ叠加得到的地壳厚度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得到的莫霍面埋深较为一致,表现为狼山隆起莫霍面较深西北侧较浅的特征。结合狼山隆起相对较低的波速比,本文推断狼山隆起受南北向挤压导致上地壳增厚是隆起造山的主要原因。本文得到的临河坳陷莫霍面轻微上隆,推断临河坳陷地壳在拉张环境下受地幔物质上涌影响发生减薄。本研究的结果对探索河套裂谷系和阴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约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