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出 版 物:《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 卷 期:2025年第41卷第1期
页 面:126-131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4[农学-植物保护] 090401[农学-植物病理学] 090402[农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基 金: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种植业发展类项目“2023年名特优新农产品优质高效低耗生产新技术研究与示范”(2023 ZZ21)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菜心-玉米-菜心和菜心-水稻-菜心轮作模式的提质增效技术推广应用”(2024E04J1259)
摘 要:为明确广东省四季海棠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采集病害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基于病菌致病性、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获得13株形态特征相似的单孢分离物。供试菌株可侵染四季海棠,产生与田间相似的叶斑病症状。在PDA上,菌落浅灰绿色,气生菌丝丰富。分生孢子梗多单生,(36.4~102.8)μm×(4.6~8.6)μm(n=50)。分生孢子褐色,单生,倒棒形、倒梨形、卵形或椭圆形,(25.6~72.5)μm×(15.4~26.3)μm(n=50),横隔3~7个,纵隔0~3个。基于21株链格孢属内种的ITS、TEF-1α、GAPDH、Alt a1和RPB2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病原菌与番茄链格菌的4个菌株单独聚成一支。研究表明,广东四季海棠叶斑病菌为番茄链格孢(Alternaria tomato),这是番茄链格孢侵染四季海棠的首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