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寒内陆河流域湿地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高寒内陆河流域湿地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Wetland area chan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Alpine Inland River Basin

作     者:杨景云 金鑫 金彦香 陈克龙 谢慧春 李子昂 傅笛 YANG Jingyun;JIN Xin;JIN Yanxiang;CHEN Kelong;XIE Huichun;LI Ziang;FU Di

作者机构: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16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16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祁连山南坡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互助810500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西宁810016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8期

页      面:3684-369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61020,U22A20454) 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3-ZJ-943J) 

主  题:高寒湿地 面积变化 驱动因素分析 青海湖流域 

摘      要:高寒内陆河流域孕育的高寒湿地对气候变化敏感,极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并发生退化。及时准确的阐述高寒湿地面积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有助于提高兼具敏感性和脆弱性的高寒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科学性。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和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系统典型区,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分布区之一。基于GEE云平台和2000—2023年长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青海湖流域高寒湿地进行分类,分析其面积变化特征,最后结合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特征变量重要性排序方法探讨青海湖流域高寒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3年湿地分类的平均总体精度为88.45%(85.01%—92.63%),平均kappa系数为0.83(0.82—0.91),有效区分了湖泊、沼泽湿地和沼泽化草甸等高寒湿地类型。(2)研究期内青海湖流域湿地总面积增加了604.19 km^(2),其中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了228.21 km^(2),湖泊与沼泽化草甸面积分别增加了203.93 km^(2)和628.47 km^(2)。(3)受气候暖湿化影响,湿地呈现由干旱向湿润的转化趋势,主要体现为沼泽湿地与湖泊之间的转化、沼泽化草甸与草地之间的转化。24年内共有1101.44 km^(2)草地转化为沼泽化草甸,2.93 km^(2)湖泊转化为沼泽湿地,66.65 km^(2)沼泽湿地转化为湖泊湿地。(4)青海湖流域不同海拔高度上因其气候、降水模式存在差异,致使主导不同湿地面积变化的气候因子不同。降水和季节性积雪是影响青海湖流域高寒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尺度高寒湿地的科学保护提供相关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