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近50年四川盆区再生稻气候适宜区时空分布特征 收藏

近50年四川盆区再生稻气候适宜区时空分布特征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limate suitable areas of ratoon rice in Sichuan Basin over the recent 50 years

作     者:郭翔 胡蓉 李旭毅 GUO Xiang;HU Rong;LI Xuyi

作者机构: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成都610071 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6 四川省种子站成都61004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610066 

出 版 物:《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 卷 期:2025年第44卷第5期

页      面:1653-166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四川省科技计划“丘陵水稻机械化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22YFN0006)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稻麦轮作系统理耕层结构特征及其对根系-冠层发育的调控机制”(32372226)资助 

主  题:再生稻 安全生长季 气候适宜性 气候倾向率 四川盆区 

摘      要:研究1971—2020年四川盆区再生稻气候适宜区时空变化特征,为四川水稻生产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参考。根据种植制度将四川盆区分为5个水稻种植区,基于研究区内106个气象台站1971—202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再生稻安全生长季积温和长度,将四川盆区再生稻种植分为气候不适宜区、气候次适宜区和气候适宜区,分析5个水稻种植区的再生稻气候资源和变化趋势,以及再生稻气候适宜区的分布特征和演变。结果表明:近50年四川盆区再生稻安全生长季整体呈延长趋势,安全生长季活动积温呈增加趋势,且盆西平原农区生长季延长幅度和活动积温增加幅度均为最大。纬度北移1°,安全生长季长度缩短2~7 d,活动积温减少73~170℃·d,海拔升高100 m,安全生长季长度缩短2~6 d,活动积温减少105~187℃·d^(-1)。综上,四川盆区再生稻气候次适宜-适宜区范围呈显著扩大趋势,由南向北、自东到西扩展。合理调整种植制度、选育适宜品种是各水稻种植区提高水稻生长季气候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水稻单产和品质的主要措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