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阜新12300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山重大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协同创新中心阜新12300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阜新123000 国能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呼伦贝尔021000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8期
页 面:3898-3906页
核心收录:
基 金:辽宁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LJ212410147039) 矿山重大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CXZX-2024-1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四批青年教师提升计划-拔尖人才项目
主 题:矸石山 裸坡 细沟 浅沟 土壤种子库 种子输出特征 植被恢复
摘 要:微地貌在恶劣生境中通常对立地条件与生物资源进行重塑与再分配,风化矸石山坡面由于水力侵蚀广布着细沟和浅沟等微地貌。为探明矿区侵蚀微地貌是否通过影响土壤种子库而影响植物定居,选取辽西风化矸石山坡面上的裸坡、细沟和浅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微地貌土壤种子库的输入与输出特征及其动态,探讨其对植物更新及定居的贡献。结果表明:(1)辽西风化矸石山坡面的土壤种子库总密度在不同微地貌中表现为细沟裸坡浅沟,分别为4904.86粒/m^(2)、4561.87粒/m^(2)和3395.48粒/m^(2),均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不同微地貌的土壤种子库输入在坡位与垂直土层表现迥异。(2)在不同微地貌中,萌发幼苗密度和物种数表现为浅沟细沟裸坡,幼苗密度分别为172.74株/m^(2)、86.41株/m^(2)、23.00株/m^(2),且在下坡位高于上坡位。(3)三种微地貌内的土壤种子库输出率表现为浅沟细沟裸坡,分别为6.55%、3.36%、2.00%,且具有时空一致性,均在六月最大,在下坡位高于上坡位。综上所述,细沟利于土壤种子库的输入,浅沟则利于输出,在植被恢复实践中,可借鉴不同微生境的优势在矿区废弃地坡面构建微地貌人工引导植被有效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