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电力动车组变刚度转臂节点的半主动控制 收藏

电力动车组变刚度转臂节点的半主动控制

Semi-active Control of Rotary Arm Joints with Variable Stiffness for EMU

作     者:李旭阳 代亮成 池茂儒 赵明花 周荻 LI Xuyang;DAI Liangcheng;CHI Maoru;ZHAO Minghua;ZHOU Di

作者机构: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31 

出 版 物:《中国机械工程》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5年第36卷第1期

页      面:160-167,17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304[工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8[工学] 080204[工学-车辆工程] 0802[工学-机械工程]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4301303 2022YFB4301202) 

主  题:电力动车组 变刚度转臂节点 半主动控制 一次蛇行 车辆动力学性能 

摘      要:为抑制电力动车组运行中由异常轮轨匹配产生的车体晃动,提出一种采用半主动转臂节点代替被动式转臂节点的解决方法。设计了具有两级刚度特性的半主动转臂节点并建立其力学模型,推导了具有可变惯性通道的半主动转臂节点复刚度表达式,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半主动转臂节点控制策略,建立了半主动转臂节点与车辆动力学的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轮轨匹配状态下半主动转臂节点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等效锥度轮轨匹配状态下,半主动转臂节点能有效衰减一次蛇行对应速度区间内车体大幅值、低频的横向振动,显著减小车体横向加速度主频处的幅值;正常轮轨匹配状态下,与搭载传统被动转臂节点的车辆相比,搭载半主动转臂节点的车辆有更优的曲线通过能力和更高的临界速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