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陆相淡水湖盆细粒沉积成因机制及页岩油储集特征——以鄂尔多斯盆... 收藏

陆相淡水湖盆细粒沉积成因机制及页岩油储集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为例

Mechanisms of fine-grained sedimentation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oil in continental freshwater lacustrine basin:A case study from Chang 73 sub-member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NW China

作     者:刘显阳 刘江艳 王秀娟 郭芪恒 吕奇奇 杨智 张岩 张忠义 张文选 LIU Xianyang;LIU Jiangyan;WANG Xiujuan;GUO Qiheng;LYU Qiqi;YANG Zhi;ZHANG Yan;ZHANG Zhongyi;ZHANG Wenxuan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西安710018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710018 长江大学武汉430100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出 版 物:《石油勘探与开发》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年 卷 期:2025年第52卷第1期

页      面:84-9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科技重大项目“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21DJ1806) 

主  题:细粒沉积 异重流 水槽模拟实验 储集特征 长7_(3)亚段 三叠系延长组 页岩油 鄂尔多斯盆地 

摘      要: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页岩油勘探实践进展,综合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岩心、地球化学等资料,以及水槽实验模拟等技术手段,开展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古环境、岩相组合和分布、沉积成因及页岩油储集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长73亚段沉积期研究区古环境整体表现为温暖湿润、梅雨事件频发、水体深度较大的淡水湖盆特征,古地貌呈现西南陡、东北缓的不对称型,可进一步细分为湖底深洼、古沟道、湖底古脊等微古地貌单元。②长73亚段发育一套极细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凝灰岩等细粒沉积,垂向多呈薄互层—纹层组合分布,砂岩粒径大多小于62.5μm,单层厚度为0.05~0.64 m,含完整植物碎片,发育波状层理、逆粒序-正粒序组合、爬升沙纹层理等沉积构造,揭示异重流沉积成因。③环形水槽模拟实验再现了异重流搬运过程及沉积特征,主要表现为初期的密度流速差造成头部较厚且粒径较大,上部较薄且粒径偏小的特征;中期滑水作用促使流体头部抬升并向前快速搬运,由此产生的多个“新前端促使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细粒砂岩向湖盆中部长距离搬运。④明确了盆地西南部细粒砂质岩以异重流成因为主,指出频繁发育的洪水事件、西南部陡坡地形是异重流发育的主控因素。⑤长73亚段砂岩、泥页岩发育微纳米孔喉系统,不同岩性均含油,但可动油含量差异大,砂岩中可动油含量最大。⑥明确了长73亚段多期异重流砂岩与泥页岩形成的细粒沉积复合体具有“整体含油、差异储集特征,低TOC泥岩与粉砂岩组合为目前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