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武汉430060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重庆400038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药剂科重庆400042
出 版 物:《中国药房》 (China Pharmacy)
年 卷 期:2025年第36卷第2期
页 面:251-256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基 金: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项目重点项目(No.2019ZDXM052) 重庆市临床药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No.渝卫办发52号) 陆军军医大学苗圃人才库项目(No.XZ-2019-505-073)
主 题:新型生物标志物 多黏菌素 急性肾损伤 肾毒性 早期预测
摘 要:多黏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关键药物,但其显著的肾毒性严重限制了临床应用。为提升其安全性并改善患者预后,探索早期预测多黏菌素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尤为重要。胱抑素C、肾损伤分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乙酰-β-葡萄糖苷酶、β2微球蛋白等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多黏菌素相关急性肾损伤早期预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相较于传统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在肾损伤的早期阶段提供敏感、特异的诊断信息,有助于优化个体治疗方案,降低临床风险。然而,检测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等问题仍限制了上述标志物的临床推广。未来的研究应重点优化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技术,简化操作流程并降低成本,同时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估各种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推动其在临床肾损伤预测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