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损伤诊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损伤诊断的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amage of Different Delivery Methods

作     者:原志强 尚伟 徐耀辉 Yuan Zhiqiang;Shang Wei;Xu Yaohui

作者机构: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 版 物:《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第41卷第1期

页      面:83-8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0211[医学-妇产科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包头医学院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计划(No.BYJJ-DXK 2022006) 

主  题:自然分娩 剖宫产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 盆底功能异常 

摘      要:目的 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影像在不同分娩方式中协助诊断妇女盆底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 选取进行分娩的134名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两组孕产妇均行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比静息时和Valsalva体位下屏气时膀胱颈的移动度、尿道倾斜角、膀胱后角及肛提肌开口面积的差异。结果 自然分娩组孕产妇在Valsalva状态下屏气用力时尿道倾斜角、膀胱后角明显大于剖宫产组孕产妇;膀胱颈活动度、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均显著大于剖宫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检测有利于协助并诊断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异常,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