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多频振动治疗仪用于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价值分析 收藏

多频振动治疗仪用于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价值分析

Value analysis of multi-frequency shock therapy instrument combined with rectal function training for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dysfunction

作     者:陈小霞 魏金金 韦婉丹 梁声 卢艳妹 高灵 韦婉静 磨艳芳 Chen Xiaoxia;Wei Jinjin;Wei Wandan

作者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宁530007 

出 版 物:《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26卷第6期

页      面:844-848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项目(Z20200827) 

主  题:脊髓损伤 肠道功能障碍 直肠功能训练 多频振动治疗仪 

摘      要:目的探讨多频振动治疗仪在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多频振动治疗仪联合直肠功能训练)和对照组(采用直肠功能训练),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指标、运动及感觉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制定的运动评分(ASIA-MS)、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制定的感觉指数评分(ASIA-SIS)]、神经生化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肠道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频率及排便控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时间为(15.20±2.14)min,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8.54±2.54)min,排便频率为(2.05±0.41)d,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5±0.65)d;排便控制评分为(7.12±1.5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25±1.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21、15.157、7.32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SIA-MS、ASIA-SIS评分分别为(38.21±3.12)分、(40.15±1.68)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35±2.61)分、(35.02±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26、17.835,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GF、BDNF水平分别为(165.20±5.14)pg∕ml、(5.12±1.10)ng∕ml,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30.25±5.33)pg∕ml、(4.23±0.8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362、4.640,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0,P=0.012)。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40.02±3.3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54±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78,P0.05)。结论在直肠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频振动治疗仪有助于改善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直肠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值得临床应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