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兴安岭南段银铅锌矿床成矿规律 收藏

大兴安岭南段银铅锌矿床成矿规律

作     者:李士辉 武广 张彤 李雪娇 陈毓川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内蒙古玉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锡林郭勒盟026200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内蒙古自治区岩浆活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出 版 物:《西部资源》 (Western Resour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6期

页      面:60-70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内蒙古玉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0110033002072) 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DD20221695、DD20190379、DD20160346)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287)联合资助 

主  题:银铅锌矿床 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成矿规律 大兴安岭南段 

摘      要:大兴安岭南段银铅锌矿床的矿种组合,主要包括铅锌矿、银铅锌矿、银铅锌多金属矿和银金矿。其成因类型以岩浆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亦有少量的斑岩型和海相火山岩型矿床。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华力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四个时期,主要集中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成矿高峰期为早白垩世。由早到晚矿床成矿元素组合逐渐增多,华力西晚期成矿元素以Pb-Zn-(Ag)为主、印支期成矿元素以Pb-Zn为主、燕山早期成矿元素以Cu(Mo)-Ag-Pb-Zn为主、燕山晚期以Sn-Cu-Ag-Pb-Zn为主。前中生代的二叠系可能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其更重要的是为成矿提供优越的成矿空间;中生代地层更多为盖层而起到成矿圈闭作用。矿床主要受北西、北东和东西向断裂、侵入体及其与地层接触带构造控制,部分受火山构造控制,其中北西向张性断裂是最重要的赋矿空间。大兴安岭南段银铅锌矿床元素组合和矿床类型是大地构造环境、岩浆源区组成和岩浆结晶分异演化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主脊附近的华力西晚期海相火山岩型Pb-Zn-(Ag)矿床形成于古亚洲洋俯冲背景,与海相火山岩有关;东坡西拉木伦断裂以南的华力西晚期—印支期Pb-Zn-(Ag)矿床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后碰撞和造山后伸展环境,与分异较弱的酸性侵入岩有关;东坡西拉木伦断裂以北Cu(Mo)-Ag-Pb-Zn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弧后伸展环境,与壳幔混源分异程度较弱的中酸性侵入岩有关;主脊和西坡Sn-Cu-AgPb-Zn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与古太平洋俯冲板片回撤有关的陆内伸展环境,与壳源高分异火山―侵入杂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