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四川达州635000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出 版 物:《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Liver Diseases)
年 卷 期:2025年第35卷第1期
页 面:62-66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扶脾柔肝颗粒 肝纤维化 血管新生
摘 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扶脾柔肝颗粒(FRG)抗肝纤维化血管新生的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从TCMSP、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筛选FRG和肝纤维化血管新生的靶点,并运用Draw Venn Diagram数据库获得FRG与肝纤维化血管新生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及PPI网络,并筛选出其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105个FRG活性成分和285个靶点,FRG与肝纤维化血管新生有116个共同靶点。“中药-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分析得出关键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PPI网络分析得出核心靶点为STAT3、IL-6、TNF、VEGFA、IL1B。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缺氧反应、炎症反应及类固醇代谢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成分和核心靶蛋白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FRG可能通过作用于STAT3、VEGFA、TNF等蛋白来干预肝纤维化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13K/Akt/HIF-1α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