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杭州311300 南京林业大学数字林业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7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1300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 版 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24年第34卷第11期
页 面:163-17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研究”(批准号:23ZDA105)
主 题:乡村数字化转型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摘 要:数字乡村建设既是数字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方向,也是释放数字红利激活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及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对缓解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数字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有效破解森林资源富集地区资源“诅咒困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重要途径。该研究系统分析中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现状,探明森林生态资源资产化、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森林生态资本资金化以及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从数据要素赋能、技术要素赋能、治理要素赋能3方面解析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提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路径:①通过数据、技术和治理赋能森林资源的保护修复及森林资源资产化的权属界定进而推动森林生态资源资产化;②通过数据、技术和治理赋能森林生态产品信息调查、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培育生态产品市场及创新生态林业绿色金融工具进而推进森林生态资产资本化;③通过数据、技术和治理赋能森林生态产品认证、森林生态产品品牌建设、协调森林生态产品定价、构建“数字+森林生态产业体系、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森林生态产品权益交易机制及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进而促进森林生态资本资金化;④依托数据、技术和治理赋能建立健全生态财富共享体系,包括构建生态财富的共享信任机制、利益联结机制、益贫瞄准机制、返贫预警机制、协同监督机制以及搭建数字生态共富服务平台,进而激发林农参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