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防护与核应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8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市放射医学与分子核医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2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215123
出 版 物:《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48卷第12期
页 面:735-740页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701[工学-核能科学与工程] 0827[工学-核科学与技术]
摘 要:自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以来, 我国核聚变技术研发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近年成功研发的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人造太阳, 打破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运行记录, 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我国核聚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核电站的持续建造, 从反应堆释放进入环境中的氚预计会持续增加。因此, 应加强氚对机体的致突、致畸和致癌的远后效应的研究, 同时应持续关注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推进含氚废水的分离净化技术和阻氚材料的研发应用。